<strike id="ss0gq"></strike>
<samp id="ss0gq"><pre id="ss0gq"></pre></samp>
  • <strike id="ss0gq"><menu id="ss0gq"></menu></strike><samp id="ss0gq"><pre id="ss0gq"></pre></samp><kbd id="ss0gq"></kbd>
  • <ul id="ss0gq"></u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資訊 區縣傳真
    經開區:嵌入式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發布日期:2024-10-31 15:35  來源:經開區黨政辦  字號:[ ]

    為更好地服務群眾,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滿足居民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社區服務中心設施,因地制宜嵌入社區助餐、養老托育、家政便民、體育健身、文化休閑等功能,推動優質普惠公共服務進社區,讓居民幸福生活原地升級。

    一是陣地煥新 嵌入優質資源。通過實地走訪社區和問卷調查等形式深入調研,全面了解社區各群體需求,科學布局、合理規劃、全面提升社區服務中心服務功能。新的社區務中心涵蓋便民服務大廳、黨建展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服務站、棋牌室、婦女兒童活動室、中老年文體活動室、體育運動室、圖書室、助餐室、多功能室等,打造了全新的學習園地和活動陣地,展現了新時代開發區風采。升級后的社區服務中心以“集約、開放、便利”為基本要求,整合便民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健身休閑吧、老年大學、書法課堂、億邦家政等服務資源,成為集政務服務、養老助餐、健康休閑、家政便民等各類服務于一體的“家門口”一站式服務陣地,讓居民在樓底下就能享受便捷服務,精準滿足生活所需,真正將社區服務“嵌入”人心。

    二、服務升級 精準對接需求。學習其它地區先進經驗,為社區群眾提供便宜餐食。如東湖社區經過充分調研,投入約80萬元,打造233.19平方米的老年助餐點,可同時容納100人就餐,牢牢守護老年人的幸福“食”光。同時開展老年助餐服務配送工作,充分發揮志愿者組織作用,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讓老人們在家里就能吃上營養實惠的“熱乎飯、營養菜”。豐富的菜品、便宜的價格、干凈整潔的就餐環境,成了居民口口相傳的“幸福食堂”。截至目前,服務轄區內8個小區34位老人,真正做到“老有所呼,我有所應”。創新社區嵌入式服務模式,聚焦社區“一老一小一特”重點人群,依托社區服務中心打造老年活動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婦女兒童之家、老年大學等“一站式”綜合服務陣地,提供養老服務、社區助餐、文化休閑、家政便民、健康服務等多種服務功能。結合社區老年人多的實際情況,開辦老年助餐點,為社區老年人提供低價助餐、助醫、康復理療、臨時托護、休閑娛樂等服務。在兒童服務方面,社區聯合書法課堂、高校大學生,為孩子們開辦暑期兒童托管、家庭教育講座等活動,助力兒童健康成長。并為就業困難群體、退役軍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實現讓群眾在“家門口”“樓底下”就能享受優質服務,實現“離家不離社區”。今年以來,累計服務居民2600余人次。

    三、集思廣益 共解居民煩憂。為了豐富轄區老年人業余生活,提高老年人的歸屬感和幸福感,社區成立老年大學教學點,不僅提供了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更重要的是為老年人搭建了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老有所學讓每一個生活在社區里的老人都能享受到幸福和快樂的晚年,都能感受到關懷與尊重。社區通過開設老年大學教學點,讓老年人老有所成,老有所樂,提高了他們的晚年生活質量,切實解決好他們的“頭”等大事。老年大學自今年9月開辦以來,已累計服務居民270余人次。圍繞社區群眾多元化需求,社區通過每周常態化入戶走訪、“板凳會”、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為承載,收集解決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按照“居民需要什么,社區嵌入什么”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重點優先嵌入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急需服務,補齊社區服務短板。注重吸引市場力量參與,大力引入培育“社區合伙人”,動員多元主體參與社區嵌入式服務建設運營。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從“小”處著眼,在“實”上發力,把更多更優質公共服務嵌入社區、延伸到居民家門口,面向全年齡段居民開展“菜單式”服務,為居民在家門口享受便捷優質的美好生活提供堅實保障。